软件定义制造!中国制造不仅缺“芯”还少“魂”
2020年8月7日,华为余承东公开表示海思麒麟高端芯片已经“绝版”,绝版的原因很简单:受到美国禁令影响,台积电将不再为华为代工。中国最强的芯片设计公司,就在我们眼皮子底下被锁死了未来。
国际形势严峻,断供禁令接踵而来,我们才从工业强国盛世的错觉中惊醒,中国制造“大而不强”,一时间中国“芯”成为关注的焦点,但其实,中国制造不仅缺“芯”,还少“魂”!这个魂指的就是工业软件。
2019年1月,大众CEO Herbert Diess博士在达沃斯“世界经济论坛年会”上表示,在不远的将来,汽车将成为一个软件产品,大众也将会成为一家软件驱动的公司。
2011年NetScape创始人Marc Andreessen说:Software eats the world(软件吞噬世界)!C++语言发明人,Bjarne Stroustrup也说过:人类文明运行在软件之上。
言“软件定义制造”,当然不是说设备和工艺不再重要,而是我们不得不承认工业软件在制造中的作用越来越关键!
-
智能产品需要软件; -
产品设计中结构的创成需要软件(如衍生式设计,Generative design); -
加工过程的控制、优化需要软件; -
管理调度优化需要软件; -
从采购到销售的整个供应链系统的优化需要软件; -
……
几乎在制造的所有方面都离不开软件。
工业软件是制造业的信息化利刃,是联系传统工业生产与现代信息化的纽带。作为智能制造的承载,工业软件已深度融入工业设计及制造流程,是工业互联网产业规模扩张的核心驱动力之一。
然而,目前国外工业软件巨头几乎完全垄断了我国工业软件市场。工业软件主要包含三大领域,研发设计类(CAD、CAE、PLM等)、生产调度和过程控制类(MES、SCADA等)、业务管理类(ERP、SCM、HRM等)。
数据显示,在工业软件最核心的研发设计类软件市场中,法国达索、德国西门子、美国PTC以及美国Autodesk公司在我国占有率达90%以上;CAE仿真软件市场领域,美国ANSYS、ALTAIR、NASTRAN等公司占据了95%以上。
中国与国际工业技术软件的差距,被认为是属于真正意义上的强国“短板”。甚至随着智能制造往数字化深水区挺进,工业软件这个短板就如头顶悬着一把达摩克利斯之剑。要实现“智造强国”,必须拥有自主可控的工业软件。
中国的工业软件要突围,顶层设计是必不可少的一环,政府需要加强对工业软件的投入和扶持力度。
纵观历史,在十五到十二五期间,国家对三维CAD/CAE等核心工业软件研发的投入强度不足2亿人民币,而全球最大的CAE仿真软件公司Ansys2016年在研发的投入强度为3.5亿美元,大约为20亿人民币。国外一个CAE仿真软件公司一年的研发投入,相当于中国政府在三个五年计划(十五、十一五和十二五)在三维CAD/CAE软件研发方面投入总和的10倍。中国核心自主工业软件亟待重视!
中国工业软件企业数量不少,但缺少行业主导能力,缺乏技术诀窍的时间沉淀。现阶段对工业软件企业既是挑战,也是发展的新机遇,逐渐从跟随、模仿,走向独立创新阶段。
科研人员写出核心代码、搭建出框架,对工业软件来说,只是从0到1的突破,要发挥价值还需不断在“用”中提高稳定性、实用性、成熟度。这就需要通过产学研合作,发挥科研院所、企业等各方力量,提炼核心技术难点以及行业关键问题,各方协同攻关,共同打造出自主可控的国产工业软件。
正视差距,脚踏实地
工业软件背后潜藏的人的经验、才智、数据、知识等定义了制造。一架飞机数百万个零部件,哪怕一辆普通的轿车,也有3万个零部件,这里面涉及到的问题从研发、设计、仿真、到选型、试验、再到生产、所有材料、工艺、产品结构等等林林总总,没有数十年的跟踪打磨,一定是很难标准化,更别提软件化了。
而工业软件往往不是单个分散的技术,而是一个体系,是各学科知识的集合,需要在生产实践中与各种知识融合,进而更新迭代。工业生产、制造对软件的精度、稳定性、可靠性等要求极高,这些都需要在应用中不断调整、扩充、完善,不可能一步到位。国际主流的工业软件产品,无不是通过不断试错来打磨升级技术,经过数十年“用”中沉淀后,获得行业的认可。从这个角度来说,中国工业软件没有捷径可走!
来源:数字工业知识中心,数字化企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