速度与激情之外,新能源汽车的底气何来?
“最大时速高达415公里/小时;加速到60英里每小时仅需1.85秒;最高续航里程可达650公里……”不久前,克罗地亚超跑汽车品牌Rimac在车展上发布的电动超跑Concept Two展示了这一数据,引起外界一片哗然!
由于目前新能源汽车的普及速度还不够高,可能许多人会有这样的质疑,如此趋于完美的表现,质量跟得上吗? 2017年,Concept Two换代之前的车型Concept One的车祸视频引发热议,视频中驾驶员以177公里速度飞驰驶过一个“S”形弯道,结果飞出了道路,尽管车辆损毁严重,但是驾驶员却毫发无伤。
业内专家人士称:“新能源汽车在量产上市时,无论售价高昂还是价位亲民的车型都进行了无数次整车碰撞安全分析,这里包括在初期概念设计阶段的CAE分析和成品车碰撞实验分析。目前,国外车企更倾向于CAE仿真分析,而国内车企更多的则是选择后者。”
这样就有人提出疑问了,CAE仿真分析在设计阶段通过CFD计算可以方便地评估新车风阻系数等指标,能驱动精益设计和快速汽车开发流程,可以大量的节省开发成本,缩短开发周期。为什么国内车企不亲睐CAE仿真分析呢?
细细研究发现,不止是国内车企,众观我国工业界有在进行CAE仿真分析的企业也几乎不到1%。不做CAE仿真分析的原因在于:一方面自主版权的CAE仿真软件缺位,大多需要依靠国外进口从而造成成本太高,单单一个基本包价格就少则百万元人民币;另一方面真正懂得并能很好使用CAE仿真软件的人才较少,不易求得。
这无疑会阻碍我国大力推广新能源汽车的进程,如何才能改变这一现状呢?独立自主研发国产CAE仿真软件,不依托国外进口,这样既是基于“软件安全性”的顾虑,也是关系到国家经济增长方式能否成功转型的关键。
目前,国内一些专注CAE仿真技术的企业正在为国产CAE软件的开发与推广、CAE软件人才的培训贡献自己的力量,深圳市有限无科技有限公司便是这样的企业之一。
有限元科技凭借十余年深耕细作CAE仿真领域的技术背景和工程经验,自主开发了多个行业性CAE仿真软件,填补了国内行业性CAE软件的空白,在汽车的整车领域也有着多年的实际应用经验,并研发出了:基于数据库,通过一系列的规则实现仿真结果自动提取分析并生成分析报告的“自动化后处理平台”;以仿真结果数据/实验测试数据为素材,以评估和保证仿真系统的可信性和可用性为目标,以“理论-方法-工具”为主线的“DVS仿真与实验数据交互检测软件”;以软件技术为基础,以产品设计质量为核心,实现对产品相关的数据、技术内容、设计工具、仿真工具一体化集成管理的“RDS平台”。对于这些CAE仿真新技术,能全面做到垂直化生产新能源汽车整车配套的著名车企比亚迪汽车公司和其它新能源汽车生产商纷纷表示了强烈的兴趣,希望进行深度交流和了解,为进一步的合作打下基础。
除此之外,有限元科技还通过二次开发CAE仿真平台来有效降低CAE软件使用难度、简化操作流程,让合作企业的相关技术人员能快速并准确运用CAE这一技术;同时,有限元科技结合十余年仿真实例,每年定期举行线上和线下CAE软件应用培训课,通过专业讲师的亲身授教助力工程师们提升应用能力、提高工作效率,助力企业产品的创新研发。